“那您还打死了我们在京城的张培绍同志。”
吴宸轩没说话呢,贺敏寒左手又多了一把掌心雷,枪口就指向了杨济昌,杨济昌下意识的就从枪套里抽出了自己的配枪,但是看看总座,自个觉的都有点对不住总座,硬生生的把动作止住了。
“明白了吧。”吴宸轩笑道“当时的情况和现在那是一样一样的啊。那个叫什么张培绍的在巷子见到我和两个咱们的训导队护兵,二话不说就掏枪指向我的胸口,那时候要不是那家伙忘了开保险,说不定现在你们都在给我守灵呢。现在你该明白我开枪自卫的原委了吧?”
“怎么会呢?”
“会不会我不知道,但是实际上就是如此。光复会在北京的人可不是他一个,我还想请九门提督那大人帮忙抓几个来问问清楚,为什么不分青红皂白的刺杀于我,是我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人神共愤的恶事,还是因为我发展民族工商、抗击倭寇侵略挡了谁的财路?”
“总座,我相信我的同志们没有你说的那样下作。”
“奥,那就是说我被人刺杀是咎由自取了。”
“不是,总座,我想这一定是有什么误会。我也想给同志们解释清楚,昨天的电报就是…”
“可惜的是,蔡先生大概不相信你的话,或者是你们那位徐锡麟先生觉得这“汉人投满,人人得而诛之。”吧”
“总座,你怎么会知道本会的通信内容?莫非是…”杨济昌不由自主的把头转向面无表情举枪对准他和李荣的贺敏寒。
“敏寒确实有所察觉,但是他未必知道这么多。”吴宸轩笑了笑“你觉得我白手起家,几年时间做成大清国的头号富家翁,二品顶戴外加数万兵马的藩镇,全是走的狗屎运吗?”
“卑职不敢。”
“对于贵会其实我还知道的更多,你想听听吗?”吴宸轩继续说道。
“光复会创立于光绪二十七年冬,前身是上海的军国民教育会,是由王嘉伟、蒋尊簋、陶成章、魏兰、龚宝铨等人在日本东京酝酿成立的。次年初又经陶成章、魏兰回上海与蔡元培先生商议,至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以龚宝铨组织的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为基础,在上海正式成立了光复会,推蔡元培先生为会长。当时还在蹲苦窑的章太炎好像也参与了该会的筹建工作,不过蔡先生现在在全力推行他的教育救国计划,实际上的会首已经变成副会长陶成章了先生吧。去年秋天,徐锡麟和秋瑾也相继入会,现在大概也是贵会的领导层了吧。”
看着一脸惊愕的杨济昌,吴宸轩没有管他继续说。“贵会的总部一开始设在上海新闸路仁和里,现在搬迁到了三马路保安里。贵会的政治纲领,也就是你们的入会誓词为\我正式向您申请辞去武翼新军辎重标标统职务,退出现役。”杨士海说的很慢,或许他也在用意志强压着对军队的感情。毕竟这辎重标从第五支队开始就是他一手操持的,四年的时间里和这般弟兄一起摸滚打爬在一起,对于军队的感情不是外人能理解的。
“报告总座,我申请留在武翼新军,之后我会向光复会提出退会。”李荣是杨士海发展的第一批会员,但是他上有老下有小,失去军队这份工作的后果,让他犹豫很久,但是最终他选择了军队,因为当初入会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光复会的山东地区负责人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很好,李荣哨长,我欢迎你继续为我武翼新军服役,下一步你将调往枣林军校,加入通讯系的教学工作。”吴宸轩虽然能接受他的加入,实际上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结果,但是一个没有原则的服从上级的电台负责人不是下一步军队所需要的通讯军官,他的技术还算过得去,调离岗位是必然的选择,到了军校也许教工生活更能让他施展他技术上的长处。
“杨士海标统,我最后以你曾经的上司的名义,对于你在武翼新军工作期间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表示致敬。”吴宸轩双腿并拢,面向杨士海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既然承蒙你叫我一声总座。好,现在我这个总座给你介绍份工作,你考虑一下,就是标准军械厂的厂长,你看如何?没关系,从明天起你可以仔细考虑考虑,也可以用电台给蔡先生联系,征求他的意见,月底告诉我你的选择就好。”
“是,谢谢总座。我会认真考虑的。”
“只要一条你记清楚了,如果你小子敢不告而别,别说我翻脸不饶人,你看看老子敢不敢把你们的花名册都交给朝廷。”
“遵命,总座。”
“另外还有件事情,麻烦你给蔡元培蔡先生发一份电报,就说我打算前往上海,登门拜访蔡先生。”
“啊。”杨士海一副被老师叫家长的学生样子。
“啊什么啊,许你们打入我军内部,还对我这个总统制动刀动枪的,我正大光明的去家访,啊,是去拜访你们的老大吗?”
“当然可以,我这就起草电文。”杨士海见到吴宸轩本人打算到沪上拜访,肯定能解释陕西巷的刺杀案,他也就不用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了。
“慢着,你虽然辞去了军职,但是作为武翼新军的元老,我特别授权你继续保留武翼新军预备役的军人身份,至于配个你个人的武器装备都不收回,保管好了啊,我的杨厂长,丢了枪要交银子的。”看着阴转晴的杨士海喜滋滋的要去发电报,吴宸轩心里其实很不是滋味,比较杨士海也是他当初拉队伍时候的老臣子,知道他是别人派来的卧底难免是有点愤愤不平。
其实吴宸轩打算二下江南的行程早就在从京城回到济南的途中就确定了。毕竟直隶山东地处北方政治中心,传统的儒家势力强大,工商业虽然历经数年的发展,但是和激进的两广、开放的两江比起来还是显得保守的多。近现代史上的政治军事文化名人多是出自两江、两广和湖广不是没有道理的,恰好朱志尧和陆老爷子几次来邀请,深感自己囊中乏人的吴宸轩也就欣然接受,准备来一次两江人才大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