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是市场上一部分人热衷的投资渠道。认真的说,技术派比较摒弃消息,因为消息容易形成误判,影响初衷。
当你有一只手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就是手表定理。也适用于股市。
那么消息究竟是否有益于投资呢?我们一起客观的看一看。
1、滞后性。市场上,对于行情的消息,大多呈现事后诸葛。上涨或者下跌已经走出,消息后知后觉并寻找一些理由去解释。如果在单边市场,则会有利于激发市场人气,而在弱势中,消息本身会自我纠正,不断的否定,再出现,也就有了我们经常看到的,当天暴跌几大主因,次日上涨又立马几大理由看多。墙头草随风摆。
2、见光死。股市炒作预期,如果消息无论真伪,提前放出,也许有利,但很多往往利好兑现出现下跌,某些个股重组或者发布利好消息不涨反跌。大家已见怪不怪。
3、误导性。有些消息存多面性,尤其对于一些政策解读,叫好的多,独家的少,对一些个股的消息也类似。因此,大家会看到机构强力看好推荐的个股大幅下跌,而屡屡提示风险的个股不断的上涨。
4、狭隘性。过于片面,夸夸其词。有些股票吹捧“最大”、“最强”、“最优秀”,喜欢冠以“最”字。这还算客气,甚至来个亚洲之最,国内之最,行业之最。尤其在新股里面包装过度,势必对头脑发热的人造成选择迷惑。试想下,同行业很多公司,有的上市多年,他们深耕多年,市场占有率能很差吗?浅显的矛盾另包装着只顾着粉饰,而不思考到底谁之最?不负责任也使得一些绿大地,中国二重等很多公司层出不穷。
5、消息失真。各种传闻,小道消息都容易造成股价短期波动。生活中,越是市场否认的这些失真性消息,个股反而出现上涨,类似的还有重组失败,反而出现大涨。与前面见光死不同的是,逆心理拉升意图。对于失真性消息,影响最大的是针对股市散步各类虚假信息,外媒做空中国,国家队撤退,编造些娱乐八卦一样博人眼球的东西来。
6、消息偏政策且有预期性。如果真的要说消息,对于整体市场,政策面利多无疑是行情催化剂,且有市场预期往往也是可靠的。多从政策层面的大方向入手,尽量少做小道消息股的赌博。尤其是注册制渐行渐近,ST类股谨慎,个别明确重组等意向的可关注。重庆啤酒,昌九生化两例大家可以参考下历史报道。
政策过度干预,市场则又会加剧暴涨暴跌,最典型的是2009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上涨,2016年的去杠杆熊市下跌。